“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作为一名老师,每当听到这首歌时,心中不禁又想起能到大山深处支教的梦想。看到他人支教事迹的报道,我什么时候能梦想成真呢?2019年9月份的一天早晨,我刚到学校,同事就告诉我,鲍老师要到陕西耀州北梁红军小学支教,当时就想怎么不是我去呢?鲍老师支教回来后,介绍那里的山山水水,红色基地,校园师生情况,让我更加向往支教。
2021年6月份的一天学校工作群里的一则通知,让我激动不已,立即找到领导报名,到陕西耀州去支教。幸运的我,经过层层遴选,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开始。同年8月份底,来到了1200多公里的陕西耀州,来到了小丘镇中心小学,开始了五彩缤纷的支教生活。
时光冉冉,光阴似箭,转眼支教生活就剩2个月的时间,在小丘镇中小学的这些日子里,我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支教使命,早已融入丘小,早已成为丘小的人。处处发扬主人翁意识,服务于这里的孩子。在这里,我任教六一班数学,从熟悉北师大版教材,到了解班上每一学生,我丝毫不敢马虎,各项工作都认认真真。在课堂教学上,把“让学引思,学思融通”基本理念充分落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中,上了《分数的混合运算》和《比的认识》两节公开课,为学校数学老师做了示范。
我还坚持每天给学生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付出总有回报。2022年元旦后,因疫情缘故,我回到家乡。有一天,张同学的家长发来微信,说潘老师,把孩子交给你教,我们放心,孩子一学期下来,喜欢数学了,喜欢挑战思考题了。还有一天,何同学发来信息说,老师,我期末考试,数学考满分了。看到付出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肯定,我当时就想,下学期我会加倍努力!在小丘的日子里,我还联系朋友,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乡中学的孟小丽老师,知道我来耀州支教后,为小丘镇中心小学捐了八千多元的足球和篮球,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上体育课。闲暇之余,经常走进学生家里,跟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学生。
支教的这一年,也是疫情频发的一年。我能积极参加防疫活动。学生上学进校门测温工作,在全体师生做核酸时,参加信息采集工作。离别在即,支教就要结束,班上有学生拿毕业纪念册叫我写上赠言,写什么呢?我想告诉他们,要认真学习,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要走出大山看世界,更要把这里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短暂的一年支教,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未来让我多了一份牵挂!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