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南京苜蓿园:走出“爱情小站”,一脚踏进免费东郊美景
更南京
2021-05-06

说起南京最美地铁站,二号线的苜蓿园必须C位出道。


苜蓿(mù xu),是一种作为牧草的植物,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国。在元代,“苜蓿园”是负责种植苜蓿、饲养马匹的官职。


明朝时,南京明故宫附近的军队需要养马作战,因此在朝阳门(今中山门)外种植大量苜蓿,“苜蓿园”的地名由此而来。


▲有多少人初见“苜蓿”二字,不知道怎么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苜蓿园,尽拥山水城林,风光无限。


在这里,你可以解锁一段最美好的老城东。



美轮美奂的爱情小站


苜蓿园地铁站,自带网红打卡属性。


以“七夕节”为主题,站内弥漫着浓浓的爱情氛围,装饰得美轮美奂。


▲南京文化记者、散文作家老克老师称之为“爱情小站”,真是非常贴切。


举目望去,顶部巨型壁画讲述着牛郎和织女的动人故事,蓝与紫梦幻交织。


除此以外,站内18根立柱上分别镶刻了国内外经典爱情故事,展现人们对于忠贞爱情的赞美。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霸王别姬、泰坦尼克号、乱世佳人等爱情传奇。


除了浪漫的爱情壁画,苜蓿园的钢琴楼梯也曾吸引过无数人来体验。


那些年,轻轻从台阶走过,《梁祝》、《卡农》等悦耳又熟悉的音符就从脚下流淌而出。


▲尽管现在钢琴阶梯已经停用,但当时的体验盛况仍然让人记忆犹新。


只是在苜蓿园地铁站内,就能让人流连半天。



免费享受的金陵美景


走出苜蓿园地铁站,立马又能和城东的风景撞个满怀。


苜蓿园背靠中山门城墙,遥遥环抱月牙湖,更守着走进紫金山林的通道。一年四季,人们来到苜蓿园,爱上紫金山。


▲作为南京地理最高点的紫金山,早已沉淀为这座城的“人文第一山”。


春日,一场赏梅盛宴是南京人与苜蓿园心照不宣的默契。云蒸霞蔚的梅花山、静谧威严的明孝陵景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夏日,梧桐参天的陵园路承包南京人的朋友圈。沿着这条路,你可以一览燕雀湖的一池荷花;也可以漫游四方城,在大片如茵绿地上乘凉打滚。


▲一条陵园路蔚为壮观。


秋日,整个紫金山像是打翻了调色盘。中山植物园火红的枫叶、梅花谷旁金黄的水杉,成了绝佳的取景地。在城墙边的前湖里泛舟,秋风也温柔。


冬日,紫金山银装素裹,干净而纯粹。雪花凝结成雾凇挂满枝头,“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想和你在紫金山里慢慢走,一不小心到白头。


当然,来到苜蓿园,不仅可以欣赏紫金山的四季风景,更能在此歇脚停留。


怀揣对紫金山的热爱,南京知名设计师陈卫新构思多年,在这片山林间设计了未见山、云几、紫金坊、宽渡翡翠。





0 1
LIST
未见山

酒店的每间房都有一个小院,静享鸟鸣和山风。未见山,因为已经身居山中。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石象路7-4号





0 2
LIST
云几·紫金山

院落外梅花滋润了一片雨花茶园,在质朴的宋代审美环境下饮茶吃饭,时光易逝。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石象路7-9号





0 3
LIST
紫金坊

红色玻璃装置给人时空穿越之感,橱窗微型展览、旅游书店将南京的影响力延伸。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大街苜蓿园地铁口





0 4
LIST
宽渡翡翠花园餐厅

坐落在陵园路林荫大道旁,仿佛一颗坠落紫金山的红色宝石。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四方城1号11号楼


这些项目就像中国画的墨点,落在宣纸上不断渲染,最终让南京的影响力不断外扩。


一年四季都有享受不尽的免费风景,更有品质巧思的生活空间,苜蓿园成了无数人向往的桃花源。



老城东的别样生活


隔着一条中山门大街,风景在那头,生活在这头。


苜蓿园——南京第一代富人区,在时光里慢慢褪去光环,但烟火味十足。


▲三号出口,通往苜蓿园人回家的路。


走出地铁站,一部分人向左,拐进凯祥花苑、长发公寓,或者路过紫金雅苑,沿着苜卫路去吃份酸菜鱼、锅贴当晚餐。


与他们擦肩而过的车辆,奔驰在苜蓿园大街上,他们赶赴紫金山水苑、紫金城、梅花山庄和金陵御庭园……波光粼粼的月牙湖始终跟在身侧。对于他们而言,北京华联超市、向阳渔港的地位不可撼动。


▲地铁附近的小区。


当然,还有一些人出了地铁站向右,由一旁隐秘的小道刷卡,回到卫桥新村、美林苑、二十八所,轻松绕过了苜蓿园东街起起伏伏的长坡。


南农人则习惯于顺着中山门大街,跟着5路、36路公交一起爬上高坡。


公交路过新开张的曼度年华,店里聚餐约会热闹非凡,但南农人心里还是惦记着童卫路的拴宝水饺、川乙川味和4块钱一张的包菜鸡蛋卷饼。


▲中山门大街、童卫路、苜蓿园东街,都是南农人私藏的美食后街。


不过,对于南农附近的居民而言,童卫路上曾经更重要的地标是卫岗奶场。


那些年,这里的卫岗牛奶场还有奶牛,路过就能闻到牛粑粑的“芬芳”;家里的大人,总爱讲一句“乖乖,我家小炮子子都会拿牛奶(lai)唠”。卫岗奶香,已经成为南京人刻在骨子里的味道。


▲童卫路旁的公交站也是以“卫岗”命名。


“卫岗大坡推过车,奶牛场里看过牛,二十八所游过泳,前线歌舞团学过琴。这是属于苜蓿园、属于卫岗人的生活记忆。



白天,游客纷至沓来,苜蓿园地铁站附近嘈杂而拥挤。傍晚,人群逐渐散去,这片山水才重归平静。


生活在附近的人并不恼,他们慢悠悠从家里出来,在紫金坊旁的广场上跳舞遛娃,或者沿着各条风景大道漫步着。


住在山水间,风景何时看都不晚。所以,慢慢走,欣赏啊!


撰文 ‖ echo

部分图源 ‖ 光影剑客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今日话题互动

你对苜蓿园有什么印象?


南京城东这家面包店,让人一秒降落韩国街头!
更南京
南京气温“满30减15”,附赠阿絮+风雨!
更南京
南京苜蓿园:走出“爱情小站”,一脚踏进免费东郊美景
更南京
跟我走吧,去鱼嘴湿地公园看最美日落!
更南京
寻·千年清音
更南京
熙南繁会图
更南京
精选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发表观点,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