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向“招商护商之城”进发,无锡靠什么?
奔流财经社
2021-11-17

去年9月,无锡召开了一次会议。


在这场主题为“招商护商”的大会上,无锡形成了一批干货十足、诚意满满的政策措施,力图通过行政推动、政策撬动、工作联动,构建“24小时不打烊、360度无死角”的招商护商工作体系,打响“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工作品牌,建立“招商护商专员制度”,发出招商护商最强音、推动无锡发展再升温。


如今,100多天过去了,无锡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今年一月份,“奔流财经社”受邀参加了一次座谈会,参会人员是去年刚刚受聘上岗的服务企业政府专员和政府服务联络员,以及多位企业界代表。


从他们的分享中,我们触摸到了从去年疫情以来一直到今天,特别是去年招商护商大会召开后,服务精神在政府血液中的加速流淌。


以及这种加速流淌带来的营商环境的升温。



PART 1|壹


我们先从一个小角度来看。


锡山区东港镇,是该区的产业大镇,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企业发展信心也一度受挫。


政府在这个时候没有退缩,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全镇职工6万多人,一一摸排,动态管控;全镇 181 家规上企业,实现率先复工、全区领跑;11 个续建重大产业项目中,4个项目在疫情期间全面竣工,14 个拟新建重大产业项目中,9个项目开工建设。


疫情也没耽误他们招商引资。去年,这个镇接待了万达地产、帕萨电子、辰锦智能等项目客商来访 56 批次,洽谈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项目28个。共签约超亿元工业项目 6 个,计划总投资 38.2 亿元,其中超 10 亿项目有两个!


去年9月中旬,无锡建立了招商护商工作体系,东港经济发展局工信科科长华丽娜成了首批企业政府服务联络员,负责对接红豆集团、捷阳科技、阿科力科技、兴达泡塑等4家企业,在当天的座谈会上,这位做了十几年基层企业服务的姑娘一段话让我很感动——


乡镇板块是具体落实营商环境的实战环节,也是服务企业最直接的政府层级。实际上,优化营商环境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为企服务历来就是我们乡镇经济条线部门人员的工作宗旨,于我们而言,“优化营商环境”这个理念早已深入骨髓、融入血液,贯穿于跟企业的每一条信息、每一个电话、每一份表格、每一次走访、每一件事情、每一次会议中。


也许,这就是东港经济之所以强大的秘密:


一个镇,现在拥有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家,后面还有1家在排队IPO,8家在准备上市,资本市场的“东港小板块”渐成气候。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企业。


无锡普洛菲斯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公司负责人说,从去年年初的抗疫,到快速复工,产能爬坡,从预期公司负增长,到销售创新高实现5%的正增长,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对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尤其是公司二期新工厂的顺利落成,以及随之苏州变频器工厂的迁入,并在去年实现16%的销售增长,去年公司能有这么多沉甸甸的收获,跟各相关部门深入一线进入企业,敏捷、高效、紧密服务企业密不可分。


普洛菲斯坐落在无锡高新区。对于高新区来说,其实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正是高新区多年以来持续传承、不断发扬光大的一项优良制度,也是推动以商引商、提升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秘诀和招商精髓。


疫情以来,高新区累计走访企业现场800余人次,排查企业复工人员11万余人,积极帮助绿点、华虹、华润、夏普、LG等278家企业解决原料、用工、物流、资金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共计6496件;为华虹等重大项目成立复工复产工作协调小组,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使公司投产13个月内产出超2万片,创造了华虹集团上量最快记录,成为全球第一家12英寸IGBT代工厂;养乐多第二工厂项目克服疫情冲击,成为全市疫情期间第一个正式签约的外资项目,并且仅仅用了2个半月时间完成了从签约到拿到施工许可证的手续办理……



PART 2|贰


营商环境的塑造,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就是要在服务企业发展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这是一种共识,也是一种合力。


去年疫情发生后,无锡率先在全省出台并实施“惠企20条”“惠外12条”“商贸30条”“城乡建设17条”“鼓励外资10条”等政策,预计减税降费全年为企业减负超300亿元,兑现疫情补贴超20亿元,引导金融机构投放优惠利率贷款超200亿元。


我们也注意到了各个板块和部门的迅速行动——


在高新区,企业开办手续只需耗时0.5天;


梁溪区高效推进“重点企业重点服务”政策,通过部门联动为总投资10亿元的利晶微电子项目解决了前期地下排污容积率过小、水电供应不足问题;


无锡欧谱纳燃气轮机科技有限公司原来需要12个工作日才能办好的事项,在惠山区“代办+帮办+会办”的“店小二”式服务下,1天办成;


针对外籍员工返岗难,市商务局为400余家企业申办外籍人士来华签证邀请函3000多份;


为帮助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期交货的外贸企业减轻或免除出口合同违约责任,市贸促会免费为85家企业出具疫情不可抗证明94份,涉及合同金额约3亿美元;


为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着落,无锡海关组建了“企业协调员工作团队”,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市大数据管理局迅速迭代各类数据产品,用“数据硬核”与“疫魔”较量,保障企业复工生产。


银保监分局联动各县区,开展“百行进万企”升级扩面行动和“普惠金融下基层”政银企融资对接,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38.55亿元,比年初增加435.03亿元,增幅43.35%。


市行政审批局推出“拿地即开工”改革,全市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为项目单位节省近6个月的手续办理时间,打造最优工程建设限购审批制度改革样本城市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


护商,其实就是最好的招商。


放眼整个长三角,靠出台政策吸引项目、人才已经根本不够打了,要让人家真正愿意来这片土地扎根,作为无锡,最可靠的一张牌还是营商环境,或者说得更加直白一些,是更懂产业的专家型政府所体现出的服务精神。


之前在一次调研中碰到这样一个案例:


中科院一个研究所想要在长三角找一个落地的城市,开始的目标并不是无锡,但偶然的机会,无锡的领导知道了这个项目,很快亲自带队到上海去洽谈,并给这个研究所提出了一个让他们颇感意外的建议:


在无锡设立一个新型研发机构。


研究所的负责人说,之前他们想要落地的城市,给出的方案不是成立事业单位性质的研究院,就是干脆成立公司,把目光放在尽快盈利上,其实对于他们这种产品还不是很成熟的项目,确实非常需要一个满足“中试阶段”要求的实体,进而再考虑大规模的量产。


无锡的领导提出的“新型研发机构”设想,其实也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而这,是之前所有城市都没有提出过的。


这个已落户无锡高新区的项目,名字现在我先卖个关子不讲,但是未来,我觉得它一定能在一个细分赛道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懂商,才能更好地护商。


这也是在无锡的政策中,让由具有协调、决策能力的人担任招商护商专员的“底层逻辑”所在,让这些更懂企业的领导出面,去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类政策,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其效果,不亚于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开通了一条“高速通道”,其效果无疑是显著的。



PART 3|叁


知乎上曾有一个百万浏览的热门问题:“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喜欢去深圳工作?


高赞回答主要涵盖了4个共同点:包容、创新、开放、机会多。


有人把这四点统称为“深圳精神”,其实,深圳精神的本质就是管家意识,或者说服务意识——服务好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企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他们自然会茁壮成长。


今天的无锡也是一样。


实体经济发展除了硬指标外,还得看软指标,看这个地方是不是尊重企业家、尊重人才,有没有适宜企业生长壮大的温厚土壤。


而其中,党员干部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至关重要——是不是精神振奋创佳绩,是不是殚精竭力谋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何服务好企业家、如何引导企业家去竭尽全力地发展企业,说到底就是怎么去亲商、爱商和护商。


今天的无锡,既需要一种致力于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极客精神”,也需要一种讲究服务的“管家意识”,破除只顾表面、不顾实效的心态,更加健康、清廉、公开、透明,亲于心、清于行,胸怀坦荡帮企业解决难题,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


用一种真正拼搏的精神,为无锡的未来十年发展蓄力。


加油,无锡!



(本文作者:奔流财经社 刘纯)


宁波、青岛和无锡:三座城之间的较量
奔流财经社
向“招商护商之城”进发,无锡靠什么?
奔流财经社
太湖湾科创带上,有这样一个宝藏园区
奔流财经社
金秋招商月 锡山硕果丰 2个超百亿元项目,总投资达1643.7亿元
奔流财经社
盘点前三季度无锡经济,一股新风只争朝夕
奔流财经社
无锡为何南下,双湾如何对话
奔流财经社
精选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发表观点,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