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无锡人的朋友圈被“双层巴士”刷屏,有网友感慨:
果然时尚是个轮回,双层巴士又回归了。
▲双层巴士二层一楼视角
2019年1月,无锡最后一班双层巴士81路正式退休。许多无锡人还对此恋恋不舍,认为从此双层巴士再次被提起只能是在大龄青年的回忆里了。
因此,在当时81路即将停摆之际,不少市民还去前打最后一班卡。在无锡发布的官宣文章下,留言数量几个屏幕都划不到头。
还能记得在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坐在双层巴士的第二层的“观景位”,每次一上车,顾不得家长“慢点”的喊声,爬上二层。
假如能如愿坐上第一排,心中便窃喜,一时间满满的豪情涌上心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就是这条街最酷的仔!”
当时双层巴士上有六十几个座位,但唯独二层第一排的四个位子是乘客眼中的VVVIP最佳观赏位。
当时81路来往于金城桥和惠畅里,途经通扬路、中山路,直至锡惠风景区,一路上追随着无锡市中心的风光。
▲图源:微博@潘部视角
▲这些站牌名你可能还记得
当时大家有多不舍,在两年后双层巴士重新运营的今天就平添多少的欢喜与雀跃。
并且,重点是,这一次双层巴士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其颜值和功能都双双提升。
要知道,当时双层巴士之所以在大众百般不舍之下还是光荣退休,是因为有着不得不退出市场的理由。
虽然它载客量大、视野开阔,但大车身同样增加了安全隐患:路灯广告、店铺遮阳棚这些都可能成为行车途中潜藏的危险因素。
而随着城市不断更新,这些问题已经不再是困扰。
原来涉及的座椅设施陈旧、上下楼梯不安全问题在换新的双层巴士上完全不用担心,二次登场的双层巴士不仅改头换面,还有了黑科技的加持:
1.无障碍踏板
后车门设置一级踏板,可展开触地,让轮椅和推车可无障碍上下车。同时,车内还预留了轮椅使用区域、靠板,供轮椅固定、倚靠。
2.车身可升降
当双层巴士进站或遇到较多老年乘客及特殊乘客时,可以将车身调节下降,方便市民轻松上下车。
3.360度全景影像
车辆在倒车或低速行驶时,能直观显示车辆所处位置;大视角清晰读取车辆与公交站台的间距,方便乘客一步上车;驾驶员可以观察上车情况和后赶到的乘客,避免车门提前关闭。
今后,13辆双层巴士会分为两条线行驶在城中区:
乐游3号线,都市观光1号线。
乐游3号线与现有的乐游1号线、2号线一样,定位为“旅游观光线路”,往返于火车站与南长街之间,覆盖无锡人气最旺的中心城区,沿途人文荟萃、商业繁盛,随便走走都是历史和风景。
都市观光1号线则往返于海岸城与胜利门之间,让人充分感受无锡现代化都市的一面。
在无锡,这一抹新添的亮色已经不是个例,这只是千千万万新事物中的一个缩影,背后它还有一个更专业的,体现着一个城市精神面貌的新词:
城市更新。
比如说,刚刚我们提到,旧双层巴士的淘汰,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路灯、店铺违建的店铺广告会影响双层巴士行驶,而现在不必担心了。
为什么怎么说?
近一年中,生活在无锡的市民肯定有所发现,整洁、利落慢慢成为新老无锡人对这座城市的新印象。
在城市公共空间里,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小到公园里的井盖、大到道路两旁的中分带、侧分带的绿化提升,包括一个又一个口袋公园的建设……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元素,现在有一个新的定义:“城市家具”。
家具的概念传递出的是,在你熟悉的区域,目之所及的事物都让你有温馨之感。
现在走在无锡,道路上值得令人驻足的角落与“口袋景观”越来越多,并且在“造新”的同时,也在“改旧”。
拿位于无锡市经开区的市工人文化宫门前的供电设施举例,这是首条供电线路入地的案例。
▲前后对比图
在工人文化宫广场前,平日里常常阻碍视线的电线杆和变压器被埋入地下,现在在广场门前看到的只有景观绿树,视野一下子变得更加开阔。
后来,美化路线进一步延伸,五湖大道东侧架空线路500余米、电杆10根,电力线路缆化下地改造后,道路两旁的电杆和线路从居民的视野中消失,不仅是提升了颜值,更提升了安全值。
“旧改”还不仅仅是在这些硬件设施上。南长区、崇安区、北塘区是无锡的老城区,现在并为梁溪区,所以在梁溪区是有很多老旧小区的,近两年也凭着不断提升小区的绿色景观,老小区试点安装电梯等等,加强老居民的幸福感。
▲梁溪区政府东侧的精致小游园
说了这么多“新造旧改”,这里面体现出了当下无锡一个非常关键的信号:
这座城市现在很“敢”。
敢,就是做了很多之前想做而没有做的事。
最近被热议的“蠡湖未来城”就是一个绝佳例子。
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伸入无锡的一个内湖。相传春秋时期范蠡偕西施泛舟于此,因而得名。蠡湖,曾是无锡人的骄傲,但她也一度是无锡人心中深深的伤痛。
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蠡湖依然清澈透明,鱼虾成群。但后来由于长时间不合理的开发,蠡湖一度变得让人难以接近。
20年前,一场整治蠡湖的战役曾经打响,当时,48家企业、8万平方米房屋、2000亩水面的围网养殖彻底退出蠡湖西侧。紧接着,退渔还湖工程开工建设。慢慢的,深水睡莲、美人蕉、鸢尾等30多万株水生植物开始绽放在宝界桥下。
可以说,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美丽蠡湖,是无数前辈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殊为不易。
这个宝藏湖湾,也在一代人的努力下,得以保存了完整的山水风貌,也正因为对这颗“明珠”的珍视,这个地块也迟迟没有开发。
现在,“蠡湖未来城”的建设终于提上日程,而且,一上来就定位是以国际化视野、专业化精神、系统化思维,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目标直指“打造科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城市新样板”。
敢拍板,敢下决心,这就是无锡眼下呈现出的个性。
从老百姓的期待入手,推动一些悬而未决的事情尽快破题,精心谋划、严格落实,这就是无锡眼下最可贵的一种精气神。
不仅是城市在更新,人的思维、意志也在更新。
“现代化”、“国际范”,固然要靠人们做出来,但在做出来之前,首先是要“想出来”,只有敢于破除原来的条条框框,大胆发挥想象力,城市的各个层面才会有创造性的呈现。
而且,有什么不敢想的,你看现在双层巴士不都回来了吗?
(奔流写作小组 奔流财经社)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