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关键是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懂得美好生活需要劳动来创造,从而引导孩子塑造热爱劳动、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美好品质。东台镇海丰小学以“童蒙养正 三品三微”为主题,在劳动实践课程上依托学校资源,建构了丰富多彩、特色显著的劳动教育体系。
种植园里练栽种。学校利用教学楼后4亩空地,经过师生参与清理地砖、更换土壤整为生态田园劳动实践基地。每个班级都划有自己的劳动实践区域,采取《我的种植园地我做主》“六自”原则实施劳动教育,即:自思、自种、自收、自管、自查、自评。孩子们种上了蚕豆、土豆、萝卜和青菜等农作物,并积极参与管理、收获,用心呵护、开心分享,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一些种植技能,还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下,栽植了40棵弥猴桃树,辅导员老师常给孩子们传授种植知识,教孩子们如何进行土壤管理、施肥管理、水分管理和修剪管理……“十指也沾阳春水,双脚常带泥土香”,在劳动中体现了对一蔬一果的关爱。
卫生区域学清除。学校总务处将所有花坛、绿化地带分工到三至六年级8个班级。每周一中午,各班班主任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清理。同学们戴上手套,纷纷忙碌起来,有拔草的、有清理的、有运垃圾的……除杂后,气象一新,花儿更艳,树儿更绿了……
教室窗台研植养。教室是孩子们每天劳动的地方,扫地、擦黑板、抹桌子都是必修课。除此之外,各班班主任指导同学们在窗台上养植水仙花、绿萝、兰草、多肉等多种绿植,常给它们浇水、施肥、进行日光照射……随时观察其生长过程,写观察日记等。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游学四方”、“遍识百物”,获取了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综合学习能力、审美鉴赏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社团活动习制绘。学校结合辅导教师的特长,开设了手工、绘画、七巧板、无心绘圆等兴趣小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瓶瓶罐罐、树叶、彩豆、旧布等材料,画画,折折,剪剪,摆摆,拼拼,贴贴,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花篮、小鸟、叶贴、窗花、贺卡等艺术作品。孩子们在动手实践劳动过程中,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家庭生活帮劳作。学校设计“我是父母小帮手”“我是小小美食家”等主题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和田间劳动,学会了收拾整理房间,打造温馨美观的家园;做到分类摆放物品,床铺干净整洁;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家人主动分担家务,将劳动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强化了生活自理能力。此外,同学们还学会了做饭烧菜,独立完成购买切洗烹饪的全过程。
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的劳动教育,大大增加了学生劳动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劳动量”,学生的劳动意识、身体素质、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校园成了“生态自然、生长自由”的乐园。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