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碳达峰”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什么产业能脱颖而出,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相信这是很多人都在关心的话题。
今年4月,第13届中国环境产业大会暨宜兴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宜兴环科园召开,我全程听下来,觉得有好多东西想和大家分享。
我听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王超教授的分享,王院士对着台下的一众企业家说:你们未来的空间非常巨大。
我听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任洪强教授的分享,任院士说,宜兴环科园应该成为我们突破产业发展卡脖子瓶颈的“桥头堡”。
我看到了中国企业家的老朋友胡润,还和他交谈了约十分钟,这次他在宜兴宣布,将和上海零碳中心合作发布“碳中和城市排行榜”和“2021中国低碳城市白皮书”。
我还见证了江苏省环保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宜兴环科园揭牌,国际低碳产业联盟(G11联盟)成立,江苏省生态环保科技产业商会诞生,宜兴环科园打造的环境医院分院与安徽省池州市、辽宁省盘锦高新区、河南省三门峡市、贵州省开阳县等地签约共建环境医院分院、零碳创新中心。
以及华润环保零碳创新园、西门子—能科(宜兴)增材制造中心、帕克德环保(PACT)装备制造基地、新加坡H2MO生物调控复合膜(BPM)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一场国家级的产业大会,一群产业界的顶尖人士,一批堪称豪华的重磅项目,一时间,都集聚在了这个长三角的县级市,集聚在了这个名叫“宜兴环科园”的地方。
为什么就是它?
PART 1|壹 寂寞高手
关注我们奔流财经社的朋友可能还记得,之前我们写过一篇《太湖湾科创带上,有这样一个宝藏园区》,讲的正是宜兴环科园。
宜兴环科园代表的,是整个宜兴的环保产业。
这个产业在宜兴发展40多年,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全过程。现在,宜兴已经形成国内最大的环保产业集群,拥有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企业数量超 5000 家,从业人员超10万。
从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到工程施工、运营服务,产品有7大类、200多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拥有了国内罕见的区域性环保产业体系。
这里算得上是国内最具活力的环保科技创新高地,有15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和300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长期合作,培育出了鹏鹞、双盾、一环等一批行业龙头,拥有60多家细分领域“四新企业”。
在低碳领域,宜兴环科园其实默默做了很多前瞻性的工作。
早在2012年就建立了中欧清洁技术中心,引进了日本的水库修复技术。
2013年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分校开展低碳经济研究,引进了荷兰ECSB。
2014年和上海零碳中心合作,开发了宜兴的零碳建筑,又提出建设面向未来的概念水厂,在2015年的时候和日本北九州村合作,2016年和韩国进行合作,同时引进了美国加州霍夫曼院士的零碳厕所,2017年又在宜兴开始启动做田园牧歌,面向农业农村打造零碳生态综合体。
但很长时间以来,宜兴环科园却没有“红”,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宜兴环保产业自身的因素,比如说总量偏小、实力不强、科研和技术开发的力量分散等,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时代的因素。
有专家就曾指出,中国的环保产业发展是分成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十八大之前,彼时的环保治理,很多都是应付式、低水平,甚至是假治理,最后引来的是环保督察的重拳出击。
第二个阶段是十八大之后,污染防治攻坚战,包括生态文明的提出,使得环保产业开始重视高质量发展,但其出发点还是污染物的削减,还是没有真正落脚到重视技术、工艺和产品。
所以前几年环保的上市公司,还有大部分头部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崩盘,还有很多死掉了,因为这些企业大都是靠资本圈业务,不是靠产品和技术。这样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
当“双碳时代”的号角吹响之际,我们感觉到环境产业的功能使命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末端治理,到现在要兼顾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资源循环和应对气候变化四者的协同,清洁技术、低碳技术的支撑成为破局的关键。
而宜兴环科园,就是那个手握一大把“黑科技”的寂寞高手。
这十几年来,宜兴环科园和国际上13个国际清洁技术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了100多项先进技术在宜兴落户。
比如说荷兰ECSB高效厌氧处理技术,这个团队的张少先博士如今在茅台镇做项目,整个酒仓的治理都是用这个技术在支撑。
比如前面提到的田园牧歌,是面向农业农村的,可以把畜禽养殖的废弃物全部回收,变成一个零碳的生态综合体,眼下已经建成的枝江项目成为全国的一个示范点。
此外,还有WEP水生态修复技术、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以及加拿大净水工艺,磁悬浮风机……
环科园,等待的就是一个真正“亮剑”的时机。
PART 2|贰 枭雄退隐
但这种“亮剑”,是否还需要更多“内劲”的加持呢?
恐怕还是要的。
因为宜兴的环保产业起源于草根,历时多年,已然显现出发展的瓶颈。
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人高嵩介绍,1976年,宜兴高塍公社农机厂与上海的高塍籍工程师姜达君合作开发出了一种新型PVC材质的纯水离子交换柱。这个这个不起眼的技术开发,犹如一颗埋在沃土中的种子,在时代春雨的浇灌中,不经意间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随后发生的故事,即使过去了30多年,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宜兴人等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从1976年到1979年,宜兴太滆建筑设备厂、宜兴纯水设备厂、南新冷却设备厂、宜兴除尘设备厂相继开业……4年之后,宜兴纯水厂和太滆设备厂分别衍生出22个和19个企业,纯水厂所在的高塍镇,环保企业也快速发展到79个。
当地熟悉内情的人说,宜兴纯水设备厂和太滆设备厂,可以称为宜兴环保产业的两所黄埔军校,现在高塍所有的企业都和这两家企业或多或少有些渊源。
1993年,高塍镇的环保企业达到了228个,产值达6亿元,宜兴已成为全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佼佼者和领头羊。也正因为如此,1992年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经批准成立,成为当时惟一设在县级市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惟一以产业特色命名的高新区。
宜兴环保产业发端于苏南乡镇模式,自发式、家族式的草根经济,注定了其极强的生命力,形成了面广量大、各具特色的环保产业集群,但在“量”扩张的同时也存在小而散、内部竞争激烈等问题。
那时一个注定属于“枭雄”的年代。
枭雄们的杀伐决断创造了江湖,却又在江湖中沉沉浮浮,过去的四十年有远方,也有很多无奈和局限。枭雄时代渐行渐远,宜兴的第一代环保企业家或悲歌或欢颜,时光荏苒,新一代的企业家正慢慢成长起来,时代面临的不再是蛮荒,今天更需要结果,更需要系统,更需要智慧。
如果说在原生自发阶段,宜兴环保产业的成长,靠游击队+独立团模式可以大行其道的话,随着环境污染治理已从先前的点源控制阶段进入区域治理阶段,国企、外资背景的工程公司、技术公司、设备公司纷至沓来,宜兴环保产业实际上也面临着一场格外严峻的考验。
“枭雄时代”渐渐远去,一个“精英时代”正在到来。
精英时代,需要更多的高端平台、高端科技人才以及高端的企业管理人才。
宜兴环科园,正在为“精英时代”的到来积蓄力量——
数据显示,目前园区环保企业与国内外3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机制,集聚各类高端人才1000多名,包括外籍院士5名,曲久辉、任南琪、任洪强等“两院”院士18名,建设引进了南大宜兴环保研究院、中宜生态土研究院等十几家家环保产学研平台。
环科园规划建设了200多万平方米的各类功能性载体,形成了环保设计、研发、孵化、检测、培训、展示、交易和科技金融等为一体的完善产业链。人才培训基地、人才公寓、大学科技园等6个功能性载体建成投用,牵头实施国家863、水专项等研发项目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400多项……
一批老的环保企业家正在交棒给二代,而这些大多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新生代们,正在园区的大力扶持下茁壮成长。
而这个时代,正在变得对环保产业越来越有利。
去年,在受疫情影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宜兴环科园规上环保产业产值竟然实现了正增长,大部分有技术储备的企业订单都是逆势上涨。
分析一下原因:一方面,疫情过后国家将加大对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投入,水务市场将迎来建设潮;此外,疫情期间的防控措施也使得远程智能环境监测、服务等智慧环保优势凸显,智慧化环保已成为环保行业发展趋势。
现在,“双碳”的时代号角再次吹响。
宜兴环科园面临的,是一次绝佳的乘势跃升的机会。
PART 3|叁 合纵连横
在第13届中国环境产业大会暨宜兴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宜兴市委书记封晓春的一段话,足以折射出宜兴环科园如今的地位:
近年来,宜兴以环科园为主阵地,紧紧围绕重构产业新生态,坚持把环保产业作为最具优势、决胜未来的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来培育,在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集约,实施节能减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造了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级绿色技术创新平台,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载体,创出了环境医院、环保装备和产品标准化工厂、污水处理概念厂等一批创新平台,形成了污染防控、土壤治理、绿色循环等一批核心成果,日益成为国内最具引领效益、最具创新活力、最具集群优势的环保产业发展主阵地,为迎接双碳时代打造创新零碳谷奠定了坚实基础。
封晓春提出的“创新零碳谷”,正是宜兴环科园未来的战略发展目标。
这次大会上,宜兴环科园与华润集团合作,应用“环境医院”模式,共建集国际技术引进、制造集成、示范输出和低碳服务于一体的“零碳创新中心”,将重点建设低碳技术创新社区、低碳产品制造基地、低碳技术示范中心,探索 “双碳 ”时代下的产业变革与重建新模式。
这个零碳创新中心,将打造一个“太湖湾零碳创新中心”(总部),建设低碳技术创新社区、低碳产业制造基地、低碳技术示范中心、低碳交易运行中心,以打造“零碳示范园”、“零碳产业园”、“零碳创新园”为手段,源源不断向外输出服务模式。
在运行机制上也进行大胆创新,以宜兴环科园、以华润为代表的环保龙头企业、一大批环保集群企业战略合作、共同出资的方式,组建“零碳创新中心运营公司”,定位为环保产业综合运营服务商、技术研发孵化推广中心、环境治理和节能解决方案供应商、环保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合纵连横中实现环保产业的率先突破。
宜兴环科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说过一句话,环保不是一个高回报的产业。
曾经,资本大量进入环保,虽然是好的现象,但是从现实效果来说,一定程度上造成恶性竞争,使很多优秀的环保中小型企业在这个产业环境当中渐渐边缘化。
但随着“双碳”时代的到来,随着资本渐渐理性化,随着像宜兴环科园这样的地方渐渐学会掌握和使用更多金融工具,随着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批有着“环保匠心”和“环保情怀”的地方政府、企业家、学者更紧密地团结到了一起,在环境需求逐渐地逼近供给侧深水区之际,一个大的转机即将到来。
宜兴环科园,将不再是简单的环保设备的造物工场。
环科园何来?环科园何在?环科园何往?
在历史和未来交织的尖峰时刻,在中国和全球“碳中和”、“碳达峰”的交汇点上,一片前所未有的新蓝图,一段波澜壮阔的新历程,一座新时期的“环保之城”正在傲然崛起。
(本文作者:奔流财经社 刘纯)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