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的冰雪盛宴让人沉浸,中国健儿在赛场一路高歌的同时,大众的冰雪激情也被点燃。今年的春节长假,冰雪游更是唱起了主角。从微信朋友圈到见面的问候语,“冰雪”都成了主题词。
冬奥热带动冰雪游
冬奥会开幕后不久,“整个朋友圈都去滑雪了”的话题就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冰雪游,也成为虎年春节假期的时尚新潮玩法和新亮点。
南京市民陈女士是个“滑雪迷”,陈女士早在元旦前就开始规划:先在南京的雪毯练基本功,再直飞东北,去吉林的雪场滑真雪!陈女士和同行伙伴三人体验了五天四晚的冰雪旅程,大家直呼过瘾。
省内景区,无锡融创雪世界、徐州大景山滑雪场、夹谷山滑雪场等雪场也是人气爆棚。其中,徐州拥有督公山、大景山等多个相对较大的室外雪场,大景山滑雪场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目前开放初、中级两条雪道。
来自连云港的张先生一家三口过年去徐州探亲,顺便带孩子体验了一把滑雪。张先生表示:“正值冬奥会开幕,虽然不能带孩子去北京现场感受冬奥精神,但来这滑雪参与一下冬季运动,孩子也是非常开心的。”据了解,随着冬奥会效应的逐步显现,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日益高涨,春节长假期间有数万人次进场滑雪,当地餐饮企业的销售额翻倍增长。
家门口感受“冰雪热”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北方市内城郊的滑雪场人流量更大,南方人则乐于打卡冰雪乐园,很多乐园春节假期的票量比节前一周增幅均超2倍。江苏虽然不是传统冰雪游的目的地省份,但随着市民游客对冬奥、冰雪游热情日益高涨,省内各地纷纷改建冰雪设施,打造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滑雪乐趣”的产品。
春节期间,南京虹悦城的“星粹·滑冰场”、奥体中心的冰上运动俱乐部等都开放了场馆,人气爆棚,每天都有不少人专门来学习滑冰。在虹悦城的滑冰场,悦悦小朋友正在上滑冰课,“爷爷奶奶在东北,上小学前冬天都去爷爷奶奶家玩冰玩雪。今年我们留在南京过年,爸妈就带我来这里溜冰,我觉得也挺好的,每次都想多玩一会。”
据了解,还有很多市民去旱雪场地体验滑雪体验机。旱雪场地弥补了季节性缺陷,让大家享受滑雪时的俯冲感受。目前,不少一二线城市都有这样的旱雪场地。
“冰雪经济”呈现新特色
一站式旅游平台携程数据显示,2月4日当天,以“冬奥”为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增长200%。春节长假前三天,平台上滑雪门票订单与去年相比增长33%。
从线下火到线上,冬奥纪念品成为今年春节备受青睐的“新年货”。在线上“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在售的多款冬奥特许商品中,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玩偶、钥匙扣最抢手,基本上所有产品均显示售光,预售付款也要在30天后发货。很多网民都在等着整点抢购周边纪念品,购买数量也非常多。
春节期间,无论是面向大众的冰车、冰犁、滑雪车、滑雪板、滑雪圈,还是较为专业的冰刀鞋、滑雪服、滑雪头盔、手套、防摔垫,整体销量都同比增长两倍以上。
随着市民对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冰雪消费也成为今年新春消费新热点,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体验。南京举办迎冬奥“打卡集星”活动,掀起了喜迎冬奥的全城热潮,截至2月4日,共有6万多名市民参与,线下打卡超13万次;南京金鹰湖滨天地打造南京首个综合商业体户外冰雪节,推出冰雪市集、海狮表演和北极熊巡游,滑雪、滑冰等运动品牌举办折扣促销,开启冰雪消费新体验;徐州大景山滑雪场、茱萸谷冰雪大世界、督公山滑雪场游客络绎不绝,不仅带动了景区营业收入的增加,同时还拉动了对周边餐饮、住宿的消费。
市场分析人士提出,滑雪与旅游的相互促进,有助于更好地带动大众参与冰雪运动。在疫情的持续冲击下,文旅行业始终带着“口罩”谋发展,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大小文旅企业都在不断探索新的出路,通过“冰雪+”带给游客多元体验的同时,也将助推冰雪运动和旅游业发展,为文旅市场开辟新天地。
记者 鲁冬妮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