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无锡,一个善于制造“专精特新”的城市
奔流财经社
2021-12-27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有一个“圆珠笔之问”。


圆珠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当年,直径0.5-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我国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出口。但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中国每年要生产380亿支笔,需要用一吨12万的价格进口1000多吨生产笔尖的钢材,付出外汇1500多万美元。


这个几乎震撼了每一个国人,因为我们都认为,这种义乌小商品市场大把大把的圆珠笔根本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了,不值一提。但是没想到的是,在当年,居然小小圆珠笔头的这个圆珠,也会成为卡脖子的东西。


这个问题是属于中国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属于无锡的:


无锡怎么没有自己的品牌?


网友喜欢做这样的点评,说杭州有娃哈哈、有农夫山泉、有天堂伞、有吉利汽车、有阿里巴巴,无锡有什么?佛山有美的、有格兰仕、有海天酱油,无锡有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


但我们先要讲两个事实:


一、曾经制约中国的那些卡脖子技术,如今正在一个个地被中国人攻克,这些中国的脊梁中,很多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专精特新。


二、是的,无锡可能不太生产我们熟悉的生活日用类名牌产品,但是无锡却研发制造了生产饮料的精密设备、生产汽车的关键芯片、高铁和飞机的核心部件。此外,还有很多很多。


这就是无锡,一个由一个个行业隐形冠军“小巨人”企业支撑、形成一批批超级企业“独角兽”的科创名城。


这就是无锡,一个善于制造“专精特新”的城市。


PART 1|壹


近年来,无锡格外注重对于营商环境的打造,从“高标准”提升到“做典范”,提的这一步,便是在使产业集群壮大的同时,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完善产业链结构。


有调查显示,我国的专精特新企业有一个特点,绝大多数是集中在“五基”领域,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以及基础软件


无锡的专精特新也有自己的特点。


现在,无锡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有32家,省级有124家,成绩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前列。


通过奔流财经的梳理发现,这32家国家级专精特性企业,充分展现了无锡产业结构的特点: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


举例几家企业:


位于惠山区的江苏菲沃泰核心产品是纳米镀膜技术,可以为电子设备和元器件提供全方位保护,使其免受液体和环境污染物侵害,目前全球超过三亿部手机用的是菲沃泰的技术。


去年年底,全球首台“一次性电动腔镜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在江阴研发成功,这款产品花了江苏风和医疗研发团队四年半时间。据了解,这种设备颠覆了以往的手术模式,较传统吻合器操作更简单、便捷,安全性也更高。


高新区的日联科技,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内X射线检测技术和设备种类最齐全的龙头企业,是全球第四家拥有微米级X射线源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日联科技成立之前,这项技术被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垄断。


此外,在新材料行业有派克、升辉、诺明;在电子行业有江化微、帝科、芯朋微;在机械行业有新合益、泰信、瑞吉德……


可以看出,无锡政府和企业的发力方向真正做到了“政企一心”。


作为政府层面来说,无锡一直在强调要打造全产业链,而纵观这些专精特新企业的特点,覆盖的也都是无锡一直以来重点布局的产业,这些企业都处在产业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让无锡的全产业链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


PART 2|贰


我们知道,在寸土寸金的太湖之畔发展专精特新,既需要魄力,也需要智慧。


近期,无锡发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专精特新培育对象将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未来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


要知道,虽然无锡向来重视先进制造业,重点关注的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也与要培养专精特新分不开,但把专精特新作为专项领域,专门出台详细的目标计划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


作为制造强市的无锡,触角已经延伸到更深层次的领域。


之前,无锡就对外发布过产业集群的顶层设计,提出到2025年,将打造包括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等在内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几乎涵盖了所有高新技术产业。


这里面,也体现出无锡的一种思路:


既要有重点关注的产业,也要把培育的面拓得更宽。


无锡的企业也很争气。近两年,随着贸易战不断升级,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把“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列入科研攻关清单。


今年12月,江苏微导公司传来喜讯——获得国家级专精特“小巨人”企业不久之后,微导又入选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独角兽企业。


而该企业牢牢抓住的要点,也正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显著特点——


用颠覆性创新,创造出新的技术优势,甚至拥有垄断话语权。


原子层沉积(ALD)技术是微导的核心技术,成立6年来,微导不断填补国内国产设备的空白,将ALD技术产业化用于集成电路半导体、光伏、柔性电子等工业领域。


2016年成立之初,微导是国内最早一批将ALD技术产业化应用在光伏领域的企业之一。三年之后,微导又研发出28nm以下量产型High-k ALD装备,该设备相关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完全满足半导体设备需要的高性能要求,基本实现了28nm节点High-k ALD工艺设备的国产替代。


与用在光伏领域不同,在半导体领域应用ALD技术在工艺技术、核心材料、元素精度上都是层层难以攻克的关卡。微导能成功,凭的是在ALD领域不断探索积累下的经验,同时,也是高占比的研发投入。近三年,微导在研发上的投入占年销售的20%以上。


无锡锡山区有一家做皮肤类药剂的企业,知原药业。在生物医药产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知原的打法十分明确,在他们擅长的皮肤细分领域做精做深。


知原打造过一个明星商品,丽芙甲硝唑凝胶。就这样一支小药膏,在阿里健康所有药品品类的销量排行中占据首位,原因就是知原药业对于产品的用心。


与内服药相比,外用药的销售体量并不能吸引大企业入局,再加上制剂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因此,与知原一样愿意把一支药膏做成“精品”的企业少之又少。


拿这支爆款来说,一支20g的甲硝唑凝胶中,甲硝唑的含量为7.5mg,如何让挤出的每一克的凝胶都有等量的药量分布在其中,是知原保证的品质,而这项技术,就是知原获得销量和口碑的原因。


“一支药膏,可能其中一个成分的合格范围是±10的标准,在这个合理范围内就是合格产品,但精益求精就是我们希望做到误差值在±5。”知原药业CEO谢宏伟这样解释知原的“专注力”。


知原对于产品的精益求精最终也直观的体现在了消费者的青睐上,其爆款产品单月销售超过50万笔、全年销量超过1000万支。如今,知原在创新研发上的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高于10%,预计2021年研发投入将达到5000万元。


PART 3|叁


就现在的国际形势而言,培育专精特新一定是下一步国家重点的方向。江苏作为“智造”强省,必然首当其冲。


客观地说,在江苏板块上,无锡绝对是专精特新企业争抢入局的一块福地。


什么样的土壤能够孕育“小巨人”?


一、制造业产业链要齐全。


要怎么形容无锡产业链的完善齐全呢?


无锡有星罗棋布的汽车零配件企业,拿这些零配件基本上就可以组装成一辆整车。


而且,上文我们也提到过,无锡的专精特新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生物医药、电子设备这些硬核科技领域,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产业要发展离不开数字化的智能制造。


经常看我们文章的读者一定知道,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等等全都是无锡的王牌产业,在打造制造业产业全链条上,无锡不输。


二、创新因子要活跃。


虽说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但一座城市的创新因子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这里的企业能否有机会闯出一条创新之路。


无锡的创新能力不必多说,在率先提出建设太湖湾科创带上就得以充分体现了。


而这个目标也使得未来的无锡需要更多高端资源的支撑,这里的高端资源就包括了科教资源,而科教资源的浓度其实也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创新浓度。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科技厅公示了科技发展资金支持的项目,无锡有6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上榜,占全省入围总数的20.7%。


这些平台的入围,一方面是对无锡前瞻技术布局的肯定,另一方面,它也为相关产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近年来,无锡有步骤地引入一批重量级的科技创新平台,在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领域集聚了一批科技创新高端要素。据悉,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新型研发机构51家。


创新平台越多,自然享受到的支持也会越大。据悉,预计今年无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获得省级财政支持超1亿元,创近年新高。


在今年的太湖人才峰会上,无锡在全国地级市中首开先河,布局高端人才资源,与北大、清华等11所高校的未来技术学院全面合作,共同培育人才。


有配套的产业链,有背后支撑的科研实力,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资本。


这点不必多说,前段时间无锡举办了一场金融赋能大会(详情可点击无锡有只黄金盒),未来无锡“专精特新”企业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在三年行动计划中也指出,无锡将着重在金融支持方面为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保障。


我们发现,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七成深耕行业10年以上,九成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具有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企业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的特点


在无锡这块土地上,许多中小企业正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快速成长为在国内国际竞争中的霸王企业。


这也告诉我们的企业:


深耕专业领域,提升创新能力,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发展,把企业打造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项冠军,未来大有可为。


再次翻开这份无锡发布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可以看到无锡未来的雄心所在——


三年计划提出,到2023年底,无锡要培育1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争创20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而无锡,也会从“政策+资本+服务+载体”等多个层面,给予“专精特新”企业在基础研发、成果转化、产品配套、技改升级、专利布局、资金融通、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并匹配专属服务管家,为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良好环境、培厚创新土壤。


可以预见,这些专精特新企业正以雄壮之势,将无锡这个制造强市带向一个新的维度——以小而美的姿态出发,逐渐看见大而强的未来。


注:抖音号“发现江南”对此文亦有贡献,特此鸣谢。


(本文作者:王歆怡 奔流财经社)


无锡,一个善于制造“专精特新”的城市
奔流财经社
“服务+制造”,无锡实体经济转型的新动力
奔流财经社
苏州:“独角兽”“瞪羚”企业的“新绿洲”
奔流财经社
助力双碳战略 资产负债齐头并进 中国太保签署联合国可持续保险原则和负责任投资原则
奔流财经社
牛人造牛车:李一男常州再出发
奔流财经社
百年今锡 锡位出道!微博大V携2800万粉丝一起云看无锡
奔流财经社
精选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发表观点,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