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无锡举行了一次人气爆棚的“深空深海重大科技成果展”。
展览分为深空、深海两个展区,展出了“嫦娥五号”取回的月球土壤、“嫦娥五号”轨道器组合着陆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以及奋斗者号从马里亚纳海沟提取的岩石和海水等20多件“宝藏”。这是我国探月工程、载人深潜两大领域重大科技成果的首次同台亮相。
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带着孩子前来感受一睹这些科技宝藏的真容。
为什么大家都对深空深海这么感兴趣?
第一,我觉得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19世纪,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一句名言: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便去征服太阳系。
深海也是如此,广袤的大海蕴藏着无数秘密,其实我们对大海的认知,并不比我们对太空的认知多多少。
对于充满好奇心的人来说,这两个领域都值得用一生去探索。
第二,恐怕还和当前的国际形势有关。
无论是深海还是深空,中国正在“决战深部”,最近刚刚登上火星,大大振奋了中国人的精神。建设海洋强国、太空强国,正是中国未来的战略目标所在。
而无锡,恰巧在这两个战略上都有做出更大贡献的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
先来看一组数据。
据初步统计,目前无锡市航空航天产业相关企业有近30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中航工业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
无锡的航空航天产业产品涵盖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航空航天关键材料、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无人机等多个领域。无锡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是在叶片制造领域已形成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航空发动机各类的叶片制造形成了最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初步形成了从原材料、关键部件、整机、系统集成、整机试验到维修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以前这个领域我们说的不多,今天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给大家梳理一下。
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无锡独树一帜——
位于无锡的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是国内航空动力控制系统唯一的专业研究所,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建立了航空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主要围绕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制造需求,整合研究院内多技术团队,解决航空发动机制造关键共性问题;
江苏永瀚具备第三代、第四代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工艺研发能力,成为国内航发研制和生产的骨干企业;
透平叶片建设了国家能源大型涡轮叶片研发中心(NEBC)、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无锡市高端动力部件制造技术研究院等重大研发载体,在航空领域实现多项具有国际同等水平的标志性产品、承担多个国家级项目;
航亚科技参与了C919/CR929大飞机国产发动机CJ-1000/CJ2000的高压、低压压气机叶片的研制任务;
派克新材料为国产大飞机发动机制造商配套研制发动机用低压涡轮机匣锻件;
润和机械掌握了叶片型面无余量数控加工技术,钛合金、高温合金整体叶盘和整体叶环通道、型面粗、精加工技术达到国内一流水准。
航空航天关键材料,无锡厚积薄发——
隆达,一家老牌民企,旗下超合金公司围绕超高纯高温合金母合金、变形高温合金以及航空用高温合金返回料建立了国际上先进高温合金研发和制造技术;
法尔胜光电自主研发的保偏光纤主要应用于全固态光纤陀螺仪中,涉及航空航天行业的惯性制导领域;
睿龙新材料研制的高频覆铜板,填补国内空白,能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各种特定需求;
君澄空间的核心技术耐极端环境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神宇通信承担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面向航空航天等国防装备用高端同轴电缆的研发及产业化”;
江苏天鸟自主研发的碳纤维整体仿形针刺技术及预制体可应用于航天领域高速及超高声速飞行器头部、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热端静止部件等碳/碳或碳/碳化硅复合材料的关键增强基材;
荣恩科技自主研发的PMB智能除漆技术一举攻克飞机复合材料和特殊功能涂层去除难题,填补国内空白。
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无锡非常有料——
位于无锡的中航工业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机/弹载雷达专业研究所,是集机载雷达与航空电子设备技术研究、产品研制、生产、试验和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先导型研究所。
恒铭达研制的复合材料驾驶舱门系统、复合材料滑动舱门系统、重型机舷梯门、尾舱门液压收放技术、直升机辅助油箱系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飞而康为商飞公司供应零部件,为C919飞机批量供应飞机舱门零部件,其打印产品成功应用与C919大飞机、长江1000发动机等。
黎曼机器人自主研制飞机机身筒段激光雷达自动化测量装备,用于飞机机身筒段及其对接端面的关键尺寸自动化在位尺寸测量。
宏源弹性自主研发的钢丝绳隔振器,主要用于机载设备与仪器仪表的隔振缓冲以及卫星运载、导航与发射系统的安全防护,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智驰华芯自主研制的变轨的高精度MEMS微小气体流量传感器已在天琴一号卫星得到成功验证。
当然还有,比如“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站的地面空间环境模拟器,就是由惠山区的一家民营企业研制,这个企业的名字叫做无锡市创新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他们参与研制的空间环境模拟器通俗的称谓就是“人造太空环境实验室”,具有超低温、高真空等太空特征,是空间飞行器和载人航天器的关键试验和检测设施之一,也是空间飞行器和载人航天器发射前的重要保障设备。
在海洋技术方面,无锡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东西。
目前,无锡市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已形成了以中船702所、中船探测院、中船澄西、海鹰集团、扬子江船业等为龙头企业,红旗船厂、东方高速艇、北海救生、佼燕船舶、兴东船舶、兴隆船舶等为配套的产业格局,业务范围涵盖船舶制造和修理、船舶舾装件、海洋平台配套、载人潜水器,各类储运装置、动力装置等。
无锡市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行业拥有一批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拥有自主技术的企业。在船舶制造领域,扬子江船业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中船澄西实现了从三大主流船型到特种船市场的全覆盖;在海工装备领域,华西海工覆盖了海洋建设工程、水下施工等绝大部分海洋工程领域;在船舶舾装领域,东舟船舶、黄山船舶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无锡形成了以中国船舶海洋探测技术产业园作为发展载体,中船702所、703所无锡分部、华科大无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为我市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的发展格局。目前拥有省级技术中心11家;拥有院士、国家杰青、省双创计划等高层次人才20余人;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发明专利300多项;参与多项国家标准的制订。
今年以来,扬子江船业收获10艘价值11.5亿美元的14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大单,是其历史上金额最大的新船订单之一,并成为中国第一家有能力建造LNG动力大型集装箱船的民营造船企业;振江股份打造的国内首座12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振江号”顺利完成首个任务——江苏如东风场的风机吊装任务;中船澄西自主研发的4万吨自卸船顺利下水,第三艘橙汁运输船成功交付;中船702所研制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正式揭牌。
看到了吗?无论是深海,还是深空,无锡都有能力在这两个领域留下属于自己的“太湖烙印”。
在“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号角吹响之际,这场深空深海重大科技成果展不仅给城市上了一堂精彩的科学课,激发起了青少年的科学梦,更为无锡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增添了发展信心。
未来,除了要支持龙头企业、大院大所做大做强,开展更多自主研发之外,更要鼓励更多已经入局的中小企业特色发展,根据现代化总装生产模式要求,积极发展中间产品为导向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形成大而强、小而精,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企业竞争格局。
趋势已经很明显。未来中国的深空深海产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无锡应该抓住新机遇,在战略定位、政策扶持、人才引进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形成优势,不断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这样,这场来之不易的科技展才真正有意义。
( 奔流财经社 刘纯 )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