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有点特别。
很多人只知道这个地处浙北、湖州下辖的县有遍地开花的民宿,知道它的山清水秀,却往往忽略了它在经济上硬核的一面:
曾几何时,这里的蓄电池、水泥、粉体、印染等产业纷纷兴起,但却带来了环境污染和高能耗,但如今,新能源产业替代了蓄电池产业,近十家现代化粉体企业替代了众多低小散企业。
转型带来的结果是,多年来,长兴的工业一直傲居湖州全市第一。
这里成了一块创新创业的热土,对项目的重视、呵护成了这个县识别度最高的标签,大项目多、推进又快,甚至被人昵称为“项目小狂魔”。
数据显示,光去年长兴就引进落地爱康科技、天能帅福得、复星捷威等 50 亿元以上项目 7个、5 亿元以上项目54个,去年仅1~9 月,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 100.1%、23.1%。
特别的背后,是长兴有股劲。
在中国,对县域经济的观察可以写出无数篇文章,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绝对不缺“优等生”。
一个县要脱颖而出,认准方向,始终保持毅力与韧劲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一股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破难题的精气神,也十分关键。
长兴的这股劲,来自哪里?
PART 1|壹
历史的紧要处,往往只有关键的几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型是被逼出来的。但向何处转,却有着极丰富的内涵。
长兴的身上,正完美体现了这一点。
20多年前,长兴石灰岩资源丰富,104国道两侧全是一家一家小石粉厂,生产条件简陋,一家石粉厂就是一家扬尘厂,路过车辆都是闭窗疾驰而过,附近居民都不敢在外晒被子。
曾几何时,蓄电池是长兴的传统产业,因为当地有个大煤矿,矿灯需要蓄电池,因此蓄电池企业在长兴遍地开花,最多时达几百家。但是,其中大多数为手工作坊,小、散、乱的情况非常明显。
转型,势在必行。
但长兴并没有多少可以调度的资源,正如我们的人生一样,有时候,你就是没有办法使“巧劲”,只能咬紧牙关。
那就拿出拼劲和冲劲,一路向前。
从2005年开始,长兴就开展行业整治提升,推进矿山、码头等资源消耗型企业关停淘汰,推进蓄电池、纺织、耐火、粉体等环境污染型行业转型提升。
比如蓄电池产业,先后经过两轮转型升级,2011年,随着环保风暴的到来,长兴铁腕出击,采取“休克疗法”,对蓄电池行业实施比国标还要严格一倍以上的“长兴标准”,将大多数蓄电池企业倒逼出局。
175家蓄电池企业,最后只保留了16家。
那段时间很多人在担心,下这么猛的药,产业要是垮掉了怎么办?把老板们全吓跑了怎么办?
整治初期,部分企业主不理解,出现大量外迁的现象,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做了大量工作才慢慢过渡。
而最终,长兴用实际效果做了回答:
三年多时间,长兴用新能源产业替代了蓄电池产业,产值数百亿的天能、超威两大集团脱颖而出。蓄电池产业从175家“低小散”企业减少到16家现代化亿千级企业,并全部入园发展,与转型升级之前相比,产值增长了14倍,税收增长了6倍。
9家现代化粉体企业替代了众多低小散企业。水泥、粉体、印染、耐火、工业炉产业,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原先天上飘浮的、水中流淌的、土里蕴含的污染得到整治。
当年生态问题多多的长兴,成为今天的国家级生态县。
历史的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
在转型的关键时刻,长兴没有躺平。不但没有躺平,还用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浴火重生,而且,还通过传统产业整治腾出的空间,开始招引“大好高”项目,引进和培育了以均胜、化药等为龙头的汽车配件企业,以吉利汽车为龙头的整车生产企业。
有过唏嘘,有过迷惘,但更多的是深刻的自省和厚重的期待。这种探索的艰辛与乐趣,或许只有长兴人自己最清楚。
PART 2|贰
制造业对长兴未来发展的意义越发凸显
即使在今天,长兴的这场转型之战仍没有停止。
而制造业,对长兴未来发展的意义也更加凸显。
2020年,长兴制造业占GDP比重为38.9%;工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41.8%,是房地产业、金融业的3.7、6.1倍。制造业从业人口占全社会比重大约是40%,位居所有产业第一。
在迈开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最艰难的那一步后,长兴如今更加重视对项目的引进和培育。
在一次会议上, 长兴县委书记石一婷快人快语,眼下的长兴,就是要狠抓项目,项目就是长兴发展的生命线。
“只要有项目信息,当天能去的当天就去,当天去不了的,第二天一定要去,确保第一时间抢得主动。
县委的态度也非常明确,只要涉及招商引资,县里的会议和活动一律让道。大家招商过程中只要有需要,四套班子成员,包括我在内,随时做好出发准备,随叫随到。”
很多事情,之所以能从条件不成熟变为成熟,凭的是什么?
凭的就是人做事的一股干劲: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破难题、敢担风险。
有家企业告诉我,几年前刚落户长兴开发区的时候,开发区很大方地免掉了房租。
像水电等基础设施,其他地方一般都是接到厂门口就好了,在长兴,政府帮他们把管线一直接到车间。前两年,企业一笔资金周转不过来,被一家大银行抽贷,是开发区联系了两家本地金融机构,帮他们渡过了危机。
扶持企业,长兴不遗余力。
今年元旦刚过,长兴就制定出台了针对工业经济、科技创新、人才强县、工业全域治理等多个方面的一揽子政策,捧出了价值7.5亿的政策礼包。
经过当年“硬碰硬”的转型之战后,如今长兴做起事情来也相当硬核,今年,长兴正在开展以双进双产为主要内容的“六百”攻坚:
第一个“百”,引进固投超百亿攻坚,一季度要确保新签约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额150亿元以上;
第二个“百”,百个亿元项目提速攻坚,一季度要完成新开工项目40个左右,新竣工项目40个左右;
第三个“百”,全口径项目投资争百亿攻坚,一季度全口径项目投资额要力争达到100亿元;
第四个“百”,百企技改提质攻坚,一季度要梳理排定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技改项目100个以上,其中一季度当季启动实施40个以上;
第五个“百”,新上规企业产值破百亿攻坚,一季度2021年新上规的118家规上企业,要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
第六个“百”,服务百企优环境攻坚,长兴提出“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外来企业投资,像重视招商引资一样重视本土企业培育”,一样支持,一样做好服务。
这不是一场一个人的战役,需要的是上下一致的同心协力。这股干劲,需要根植到每一个长兴党员干部的心中,成为共同的动力。
PART 3|叁
长兴,也许是长三角县域新经济的一个缩影
1980年夏天,长兴和平镇狄家㘰,稻田里长满了希望,“联产到劳”责任制的改革悄悄开启了整个浙江省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也是长兴人发出的改革先声。
变革,是刻在长兴人血脉中的强大基因。
从一个农业大县到今天的工业强县,长兴不容易,尤其是过去的十多年,可谓长兴发展的关键时期。
而贯穿其中的一根不变主线,就是转型。
没有优越禀赋,没有特殊红利,长兴人愣是靠着实干奋斗,拼出了“长兴速度”和千亿工业产值,从浙江县域方阵尾部跃居到第二方阵的头部。
这样的城市,很难不让人肃然起敬。
我感觉,长兴本身是个缩影,道出了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县域经济寻求未来出路的探索历程,代表了从“传统工业”向“知识创新”跃进的关键一步,值得关注。
毕竟,不是每一个县市都是昆山,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从自身出发,探索出不同于王者的生存之道。
如今,长兴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启。
那么美的山水,我相信一定会赢得更多的知识创新型企业和项目的青睐,长兴还在路上,长兴还有许多目标等待实现,而长兴在探索中激发的这股劲,将成为他们把转型推向深入的关键动力。
(奔流财经社 刘纯)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我也是有底线的